&esp;&esp;她是真跋扈!
&esp;&esp;一位婕妤犯了不大不小的错,叫她抓住把柄,直接打了个半死。
&esp;&esp;陶皇后一动手,后宫人人自危。
&esp;&esp;贾淑妃仗着最近得宠,趁机在永泰帝耳边告状。
&esp;&esp;告状也得讲究技巧。
&esp;&esp;贾淑妃没说陶皇后一句不是,只说那位被惩治的婕妤有多惨。
&esp;&esp;“据太医讲,王婕妤恐留下残疾。臣妾派人去看望,那场面着实凄惨,浑身血污污,全身上下就没有一处完好。可怜王婕妤。臣妾能做的有限,安排人好生照顾她,希望她能挺过来。”
&esp;&esp;永泰帝默不作声。
&esp;&esp;贾淑妃心头惴惴不安,也不知她的话陛下有没有听进去。
&esp;&esp;言多必失。
&esp;&esp;贾淑妃及时止住话题,不再谈王婕妤。
&esp;&esp;永泰帝见她知情知趣,当晚就歇在她宫里。
&esp;&esp;……
&esp;&esp;之后,永泰帝依旧冷着陶皇后。
&esp;&esp;陶皇后派人送到兴庆宫的吃食汤水,全都退回去。
&esp;&esp;陶皇后请他到未央宫用餐,一句没空打发。
&esp;&esp;陶皇后生病,他同样没空看望,只安排孙邦年替他走了一趟未央宫。
&esp;&esp;陶皇后失宠!?
&esp;&esp;这个消息足够劲爆。
&esp;&esp;私下里,宫里宫外都传遍了。
&esp;&esp;但是,没有任何人认为陶皇后真的失宠!
&esp;&esp;血淋淋的教训没人敢忘。
&esp;&esp;早些年,陶皇后同永泰帝也闹过好几次矛盾。
&esp;&esp;每一次,都有人认定陶皇后失宠。
&esp;&esp;然而,现实教做人。
&esp;&esp;凡是认定陶皇后失宠的那些人,后来都落了个身败名裂,身死道消,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esp;&esp;前车之鉴不远!
&esp;&esp;因此谁都不敢打包票,说陶皇后这回一定失宠。
&esp;&esp;静观其变!
&esp;&esp;众人一致认为静观其变方是上策。
&esp;&esp;……
&esp;&esp;眼看父皇冷落母后,贾淑妃渔翁得利,三皇子萧成义着急上火,嘴里起了好几个燎泡,痛!
&esp;&esp;定陶公主更是急得在府里哭了好几场。
&esp;&esp;她去宫里求永泰帝,永泰帝却将她骂了一顿,叫她回府反省。
&esp;&esp;她同三皇子萧成义哭诉,“父皇以前从不舍得骂我,这一回,父皇连个好脸色都没给我。三哥,母后是不是真的失宠了?”
&esp;&esp;“别胡说!”
&esp;&esp;三皇子萧成义嘴里起泡,吃不下饭,短短时日瘦了一圈。
&esp;&esp;他心里头恨。
&esp;&esp;恨陶家!
&esp;&esp;他早就说了,派刺客刺杀萧逸不可取,一定会引起父皇的怒火。
&esp;&esp;偏生母后不听他的话。
&esp;&esp;陶家有母后撑腰,也不听他的劝。
&esp;&esp;现在好了,自食苦果。
&esp;&esp;人没杀死,反倒叫人看笑话。
&esp;&esp;朝堂都在嘲笑陶家。
&esp;&esp;堂堂陶家二老爷被杀,人证物证确凿无误,结果却办不了凶手。
&esp;&esp;听闻,萧逸竖子,在诏狱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胖了好几斤。
&esp;&esp;欺人太甚!
&esp;&esp;这一回,陶家里子面子都没了。
&esp;&esp;母后那里,更是便宜了后宫那群嫔妃,尤其是贾淑妃。
&esp;&esp;定陶公主哭哭啼啼,“我没胡说!父皇那么凶,定是恨屋及乌。父皇厌了母后,才会那般对我。”
&esp;&esp;“一派胡言。母后和父皇,早年也闹过矛盾,次次都和好如初,恩爱更胜往昔。这一回,一定不例外。”
&esp;&esp;三皇子萧成义掷地有声,说得他自己都相信了。
&esp;&esp;定陶公主却说道:“往次,母后和父皇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