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2章(1 / 2)

加入书签

“五千多两银子啊,都够在这里买几套房子了,这以后就是天津人了。”

“真是走运啊。”

“走,走,我们也去证券交易所这边看看,手里头还有点银子,也买点股票来。”

“别去了,这今天股票涨的特凶,因为明天就要分红了,他们那些买了股票的人都可以去领到分红的银子。”

“还可以分红?”

有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惊奇的反问起来。

“废话~”

“什么股票?”

“股票就是这个上市商行的股份,买了股票就是这个商行的股东了,年底自然是要给古股东分红的。”

“不分红算什么股东,谁还来买你股票?”

“那这分红多不多?”

“还可以吧,那个蒋大郎,他手中有三百股长芦盐场的股票,这一次可以分到十两银子呢。”

“十两银子?”

“也不算很多啊,毕竟他的股票都价值几千两银子了。”

“是不算很多,但有不少了,比存银行强多了。”

“存银行干嘛?”

“存银行有利息啊,这都不知道?”

“我还真不知道,我的银子都放在家里面。”

“你可真傻,竟然将银子放家里面,最起码也是要存银行里面吧,多少有点利息,可以钱生钱,你藏家里面什么都没有。”

“现在最好的还是买股票了,看看那些买股票的都赚大了。”

“对,对,走走,买股票去~”

在京津地区的每一个角落,大街小巷之中,类似于这样的讨论实在是太多了,股市暴富的神话也是迅速的吸引了大量的人涌进股市。

卖饼的大妈都来买股票了

第二天,天津证券交易所门口。

距离证券交易所开门差不多还有将近一个半个时辰,可是天津证券交易所的大门口都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群。

这里面有往常经常来这里的老股民,也有得到消息前来这里领取分红金额的,还有就是大量红着眼睛,连夜挖开地窖,将手中的银子拿出来准备前来买股票的大妈、大爷等等之类的。

“二叔,这股票真的能买吗?”

“我这手中的这两百多两银子可是家里面全部的钱了,是准备留着将来给孩子起家当用的,可千万不能出事啊。”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手时刻紧紧的攥着怀里面的银票,眼神警惕的看着身边的人,显得很紧张,时不时看向交易所的大门,对着身边的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嫂子,我还能够骗你不成?”

“我手里面的那两百多两银子,现在都已经价值四千多两银子,我准备卖掉一些来,拿出一千多两银子出来买套房子。”

中年男子显得有些不耐烦,自己都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口水了,嫂子想要吃肉又怕钱打了水漂,叫她不要买,可是又犯了红眼病,看到自己两百多两银子变成四千多两银子之后,那更是羡慕妒忌恨,连夜都将埋在低下的银子拿出来换成了银票,准备来这里购买股票。

“二叔,这下子你可是发财了,可不能忘记了你大哥家啊,你大哥走的早,留下几个孩子,要不是这些年世道好,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来养活他们。”

中年妇女一听,眼睛微微泛红。

她老公走的早,留下了四个孩子,以前的日子过的很辛苦,也就是这些年,大明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迅猛的发展,天津这边各种各样的工厂、作坊、商行等等不知道有多少。

她是天津本地人,靠着卖包子、馒头、馄饨之类的不仅仅养大了几个孩子,也是攒下了这笔钱。

“嫂子,你这话说的,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

“几个月前的时候,当时股票出来的时候,我是不是叫你一起来买股票,当时你还骂的我狗血淋头呢,说我没怀好心。”

中年人一听,顿时就无奈的撇撇嘴。

“都怪我,我一个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这些。”

“要是当时听你的话,现在都可以给几个孩子没人买一套房了,这样老大、老二娶媳妇就容易多了。”

“现在天津的媳妇可是金贵的很,没房都很难娶媳妇了,只能去娶朝鲜人和倭国人。”

中年妇女忍不住自责的说道,想到大儿子和二儿子娶媳妇的事情又忍不住愁眉苦脸起来。

以前的时候,有个几两银子就可以娶一个媳妇了。

可是这年来,京津地区娶媳妇是越来越难了,花费越来越大了。

其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要房子,本地的这些姑娘,没有房子是不会考虑嫁给你的。

而京津地区的房价是非常贵的,随随便便最普通的一套都要上千两银子,如果想要买独门独户,带院子的那就更贵了。

所以娶媳妇也是成了大家头痛的一个事情。

当然了,这是娶本地人,如果是娶朝鲜人和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