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09章(1 / 2)

加入书签

你坐江东,我守荆州,你别来搞我,我也不去烦你,相安无事。

这才是此次会面桌子下面的东西。

钟会需要向陆家妥协,陆家也需要向钟会妥协。

只要钟会没有称王称帝,这层窗户纸就不会被捅破。

“大将军所言甚是。”钟会满眼欣赏之意,“依大将军之意,襄阳何时可取?”

“依在下之见,年之后,秦晋大战,这些年江东屡兴刀兵,士卒疲惫,国力虚弱,亟需休养,抗练精兵于荆州,丞相练兵于建业,继续粮草,中原有变,两路齐出,丞相席卷淮南淮北,抗出兵襄阳,或可成事。”

寿春和襄阳同时拿下,江东也就能跟北国继续抗衡下去。

“哈哈,陆幼节不愧是天下名将也!”

襄阳能打,他们早就动手了。

杜预和罗宪分别在新野、永安驻集重兵,让陆抗不敢出手。

至于钟会,对陆抗的兴趣远远大于襄阳。

大家都以襄阳为口号,却没有一人出兵,谋的都是自己利益……

“丞相谬赞。”

“如今建业百废待兴,陛下年幼,大将军之才,不在会之下,不如与某同回建业,你我缪力同心,共辅陛下,杨兴云、司马炎之流何足惧哉?”钟会眼中冒着光,“会亦可早晚请教。”

陆抗心中一寒,总感觉钟会看自己的眼神不太对,若真早晚请教……

眼角余光扫去,蒋斌、蒋舒二人脸上神色不是很好看。

一山不容二虎,真入了建业,两边还能相安无事否?

“丞相有心了,然荆州为国家要害之地,抗此生别无他愿,为国家守住此地,使江东父老免于秦军刀兵!”

“啊呀,大将军真乃国士也!”钟会说着就要起身去摸陆抗的手。

陆抗赶紧拱手,“荆州三面皆敌,不可久离,丞相心意抗已知晓,就不多留了,告辞!”

钟会伸出去的手定在原地,眼神不断闪烁。

吾彦、左奕二人起身,一左一右护住陆抗,如临大敌。

外面的亲兵亦虎视眈眈。

蒋舒、蒋斌二人的手再一次按在刀柄上。

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陆抗从容的看着钟会,“丞相不必远送。”

钟会的话并非完全是虚情假意,但眼下的局面,若是坚持,一场火并肯定少不了,而且他并无十成把握留下陆抗,船就在岸边不远处,关键时候,还是能保持克制,只得大笑一声,“大将军执意回返,恕不远送——”

发展

卖宅邸这事,来钱太容易太快了。

短短两个多月,市侩曹便收上来四百七十多万缗钱,还有一百七十多万石粮食。

都快赶上秦国一年财政收入。

而这只是第一笔回笼的资金。

更多的钱粮在送往长安的路上。

蜀中、西域、中原……江东路途遥远,处处关卡,最少。

“父皇若是多造几座城池,钱粮岂非无穷无尽?”杨旭激动不已。

杨峥眉头一皱,往往太容易太快的东西,都有负面效应。

偶尔拿出来一用,倒也可以刺激经济,增强国力,但如果沉迷其中,秦国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财富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地里的粮食,牧场上的牲畜,踞机上的布匹,将士身上的刀矛甲胄,没有这些,大兴凭什么卖这么高价的宅邸?为君者,当专注于大道,而非沉迷于小术,小术可以偶尔一同,但不能为常制。”杨峥尽量说清楚。

这年头不种田不练兵,简直就是找死。

“儿臣似乎明白了。”杨旭似懂非懂。

道理说出来简单,但听的人能领会多少就是两说了。

更何况杨峥觉得自己也没解释清楚。

经济本就是千头万绪,只言片语难以解释清楚。

“朕给你安排个任务,跟着索靖安置百姓,多看多听多想。”

“儿臣遵令!”一听不用回宫,杨旭喜上眉梢。

这个年纪的孩子向往外面是正常的。

刻意压制人的天性适得其反。

以索靖的品行,教导太子当然没问题。

如今钱有了,粮也有了。

发动大战的时间被大大提前。

不过司马炎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这些钱维持前期的战争是够了。

但还要考虑战场出现的其他不可控因素。

还有接收的百姓、难民等等。

最关键的是,秦晋大战,钟会在江东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以他的性格隐忍这么久,无非就是坐收渔利而已。

所以秦军必须做好两线开战的准备。

售卖宅邸只能取一时之需,是虚的,真正的国力在将士和百姓。

大兴的宅邸能卖出去,归根结底是大秦打出来的天下大势,是天下人对大秦的信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