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0章(1 / 2)

加入书签

或许可能趁着两位大佬动手的时候,做些什么?

“回西平!”杨峥拔转马头。

两百骑兵紧随其后。

回到西都,见到金城的使者,杨峥顿时呆住了,瞬间大喜,“子谦!”

来人正是令狐盛!

有些人认识了一辈子,永远是泛泛之交,有些人相逢不过数日,却能托付性命。

杨峥没忘记在骆谷中的艰难求生。

正是令狐盛在身边辅助,杨峥才逃出生天。

故友重逢,杨峥喜不自胜。

“属下拜见将军!”令狐盛还如多年之前一样行半跪之礼。

杨峥一把拉起他,“子谦怎会在金城?”

不过令狐盛的变化有些大,唇上蓄了两撇胡须,以往的金戈勇武之气消散大半,眼神却变得更加锐利。

最主要的气场,沉稳如山,与往日大不相同。

“金城太守王金虎乃我舅父,我受叔父令狐愚之令一同赴任金城。”令狐盛眼神动了动。

令狐愚原是大将军曹爽的长史,后外任兖州刺史。

也是扬州都督王凌的外甥。

这层关系,天下恐怕无人不知。

杨峥心中一动,“子谦此来莫非是承王太守之意?”

“正是!司马懿诛大将军三族,不臣之心天下谁人不知?我叔父为大将军故吏,大魏忠良,怎可看大魏江山沦丧?兴云亦是大将军部曲,是以王太守召将军共举大事!”令狐盛开口就是一道惊雷。

王金虎派他来,说明王凌也参与其中了。

历史上的淮南一叛即将降临。

但令狐愚和王凌是司马懿的对手吗?

杨峥静静的看着自己的故友,“可否详述一二?”

令狐盛已经不是自己故友一重身份,他代表的是一个巨大势力。

而杨峥的任何决定也关乎很多人的性命。

令狐盛目光却闪烁起来,“王太守派我来,只是征询将军心意。”

杨峥心中不禁大为失望,造反可是掉脑袋的勾当,尤其是造司马懿的反,你总得给我露露底吧?

就这么一句话,要自己提着脑袋跟王金虎干?

未免有些儿戏了。

而且从令狐盛的语气中,似乎王金虎并不怎么看得起杨峥。

连基本尊重都没有合作,不就是一个大坑吗?

“子谦可否听我一言?”

“将军请讲。”

“司马太傅辞丞相之位,天下称颂,此时举兵,并非良机,而且司马太傅今年七十有余,时日不多……”杨峥委婉道。

隐隐记得,高平陵之变三四年后,司马懿就死了。

现在正是司马懿威望、声望如日中天之时。

诛除曹爽集团,也是顺应人心之举。

且司马懿对王凌礼遇有加,王凌连起兵的理由都不好找。

令狐盛拱手道:“此等大事,非是我能决断的,将军心意,盛已知晓,这就回禀王太守,只是将军以为躲得了一时,躲得了一世吗?以司马懿之阴毒,必不会放过将军,愿将军深思。”

时间冲淡了一切。

杨峥忽然觉得令狐盛也变得疏远起来。

当然,这是必然的。

令狐盛属于令狐家,与王家有血亲在,然后才是自己这个朋友。

他有他的立场。

杨峥也有杨峥的立场。

“子谦,此事一定要从长计议!”杨峥苦口婆心道。

令狐盛愣了一下,在那一瞬间,他的目光仿佛重回三年之前。

轻轻点了点头,便告辞离去了。

杨峥看着他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似乎王凌也是中了司马懿的攻心之计,相信司马懿的人品,自愿放下刀子。

他自己都不坚决,跟他一起往前冲不是找死?

而且看王金虎的样子,似乎只想利用自己,连一点细节、内幕都不透露,还口口声声召自己共举大事……

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空口白牙。

金城经过多次打击,大不如前,王金虎能有多少实力?

其次,自己手上的西平、西海百废待兴,打仗是需要钱粮的。

再者,门口就是邓艾、陈泰、郭淮,现在又来了一个镇西将军司马昭。

敌人太强大,怎么看都没有胜算的可能。

虽然郭淮是王凌的女婿,但郭淮这个人心思深沉,未必会跟着王凌往坑里跳。

或许司马昭入长安,就是在盯着郭淮。

杨峥记得令狐愚与王凌身边也是一群猪队友。

令狐盛前脚刚走,鲁芝后脚就来了。

“伯父。”杨峥连忙起身相应。

“兴云这是要做大事啊。”鲁芝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伯父这不是取笑小侄么?”杨峥干笑道,心里却纳闷了,怎么所有人都觉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