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9章(1 / 2)

加入书签

朱棣娓娓而谈。

朱瞻基第一次看见这个地球仪,很是惊讶,他没料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多没被发现的地方,而现在都被大明发现了。

发现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可以去占领!

而要占领一个地方,军事是最重要的,难怪不得,黄昏会让皇爷爷倾尽全力去打造钢铁战舰,而不是全力去研发泰山号。

朱棣继续道:“那些新发现的地方,按照黄昏的说法,其实可以慢慢图之,而西洋这边,却是当务之急,黄昏说要想看见泰山号组建成钢铁洪流,有两个地方咱们必须打下来,并且极尽的掠夺他们的资源,其中一个地方在西洋这里……”

朱棣指着波斯湾附近。

又改变了一下跪坐方向,指着漠北的更北以及金帐汗国那边,道:“黄昏说这个地方的黑油也很多,需要咱们去统治掠夺,而且这个地方毗邻我大明,黄昏明确说出,以后这个地方会成为我大明的新威胁,所以咱们要将这个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什么俄罗斯大公国,立陶宛大公国之类的,会成为大明的威胁?

朱棣原本是不信的。

不过黄昏不会乱说这些事,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朱棣语重心长,“瞻基,你将来要做的除了统治南洋那边的群岛,用以滋补我大明国力之外,还要将这两个地方打下来,尤其是漠北之北和金帐汗国那边,需要对日本一样,阉割他们的未来,而地球仪上其他刚被发现还没开化的陆地,就交给黄昏了,这就是他所谓的两极蓝图!”

欲做世界霸主,需要穷兵黩武

朱瞻基看了看地图,又看了看比例尺,然后有点懵,“就这距离,咱们要打下来倒是可以打的,后勤补给线是不是拉的太长了?”

他的观念还没转过来。

这一点,朱瞻基一个年轻人其实还不如朱棣。

朱棣温和的对孙儿笑了笑,“傻孩子,这么远的地方,要去征讨的话,就不应该有后勤线了,可以以战养战,就像黄昏去金帐汗国一样,摧毁军队收拢民意拉拢士族权贵,再利用钢铁舰队的强大战力,在沿海建立补给基地,由舰队源源不断的运送物资和兵源,但同时,舰队归来的时候,要运回大量资源回来,比如煤炭和钢铁以及黑油、金银之类的。”

朱瞻基瞠目结舌,“那得需要多少钢铁战舰?”

朱棣想了想,“我觉得一百艘不算多,不过黄昏的意思,一百艘远远不够,最好有个几百艘,他的愿意是咱们现在的钢铁战舰还是太小了,最大排水量才2500吨,需要继续研发钢铁战舰,一般的战舰排水量要到五千吨左右,而最大的战舰,排水量要在几万吨以上!”

朱瞻基感觉像在听天方夜谭,“几万吨以上的战舰?”

这得多大?

怕不是一座海上的移动基地。

朱棣也有点懵,不太确信的说道:“黄昏是这么说的,我也觉得这话他是不是在吹牛,咱们两百料的福船,换算一下,排水量只有150吨左右,几万吨的战舰,这得多庞大?”

关键是这得需要多少的钢铁?

而什么样的钢铁,能有如此强大的性能支撑如此庞大的结构?

朱棣实在想不通。

但他很明白一点,就是郑和造出来的排水量一千多吨的钢铁战舰,差不多一艘可以顶十艘两百料福船,但战力绝非同日而语。

一个木制一个钢铁打造,本质上的不同。

所以朱棣又道:“几万吨的战舰,咱们就不去想了,让郑和的造船厂不用考虑,但是几百艘钢铁战舰,还是很重要的,所以瞻基,接下来我大明对中南半岛、漠北和亦力把里那边,要加大官道修建的投入,因为咱们需要一个海量的钢铁用量,黄昏说的有道理,这些东西,还是先用国外的,等国外的用完了,咱们国内还有更多,到时候周边国家没有这些资源,咱们的后人却拥有海量的资源,可以继续保持对他们的资源优势!”

朱棣算了个账。

按照当下大明的版图,以后在朝鲜半岛那边,大概要驻军个十来艘钢铁战舰,确保朝鲜对大明的忠诚和港口安全,同理,日本因为更远,需要个二三十艘钢铁战舰,中南半岛需要四五十艘,南洋那边需要几十艘,而远征西洋,没个几十艘钢铁战舰,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本土至少得保留个几十艘,随时支援吧?

所以几百艘是完全有必要的。

但是朱棣也怀疑,大明当真有这个实力,养几百艘钢铁战舰?

依靠国内肯定很难。

所以黄昏说的有道理,对日本、中南半岛和南洋西洋那边,要用最极端的方式掠夺资源,这样才能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和经济,来养如此庞大的舰队和军队。

换言之,尽力而为,穷外邦之财富来黩武。

国内尽量保持当下状况的繁盛即可。

换句话说,就是黄昏说的那种,在全世界都推行大明宝钞的话,就是用全世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