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5章(1 / 2)

加入书签

而且看这状况,一定和自己有关。

这很正常。

于谦也是个人,而自己多次帮助了于彦良,甚至还带兵去过于家埭,于谦在合适的情况下,在不惹怒朱棣的前提下提醒自己几句,也是有情有义。

话说,于少保的建策,绝不会没有营养。

想到这笑道:“那行,等过一两日,我去见见沈熙礼,就知道于少保到底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了。”

徐妙锦一脸讶然,“少保?于谦是少保了?”

黄昏尴尬的笑了笑,“说急了,不过以于谦的能力,迟早是要到三公三保的,我甚至认为,大明接下来的数十年,于谦会和刘宁然一起,成为这一个时代的最强重臣,是大明的鼎国之柱。”

徐妙锦哟了句,“鼎国之柱,不是咱家的大明妖臣么。”

这不是戏谑。

是真心话,因为现在整个大明的朝野,尤其是户部和大明皇家银行那边的官员,对黄昏的崇拜最为浓厚——这两个部门才知道,黄昏的种种改革到底给大明带来了什么。

因为国库和皇家银行里的钱是铁证。

所以徐妙锦说这句话的时候,满眼都是骄傲、自豪和崇拜。

黄昏哈哈一乐,很受用。

将先前复盘的宣纸折叠起来,找了火折子,将之点燃丢入火盆,待它燃烧成了灰烬后,对徐妙锦道:“走罢,夜了,早些休息。”

说完去拉徐妙锦的手。

徐妙锦笑了,“你这个当爹的,这个时候还是去看看豆芽和豆苗,之前都在打笑呢,说豆芽和豆苗见你的时间,加起来还没有陛下见你的时间多。”

黄昏略有尴尬。

确实,自己陪豆芽和豆苗的时间太少了,不过这个时候,两兄妹应该睡下了,嗯,豆苗也许睡了,豆芽应该还在读书。

笑道:“过几日我好好陪他们去郊游一下,现在么……我想好好陪陪我的锦姐姐。”

禄山之爪不着痕迹的落在臀上。

狠狠一捏。

嗯,不错。

养尊处优,保养有道,依然弹手。

徐妙锦吃痛,从鼻子里嗯了一声,身体有些软,顺势倒在了黄昏怀里,两夫妻依偎着回到卧室,关门,关灯。

一夜无眠。

久别胜新婚,黄昏为了今夜,提前戒色了一个月,甚至还进补了一番,而徐妙锦也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见丈夫状态不错,也就不体恤他长途跋涉了。

花开一夜。

嗯,这是夸张的手法。

反正就是浪。

……

……

同样的夜色里,乾清殿孤家寡人一个的朱棣,看着地球仪上偌大的地图,又看了看铺在旁边的元朝疆域图,忽然冒出一句:元朝之大,大明不可及乎。

若是大明可及,那哪还有给黄昏打造两极世界的空间?

最难的是教育改革

极,终极,极致也。

朱棣理解的两极世界,不是说南北极的两极,这个时候也没有南北极的说法,而是两个强大到极点的王朝国家。

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国家越强大,那么越不容许旁边近邻变得强大,一山不容二虎就是这意思,所以朱棣看着地球仪,没发现欧亚大陆之外,还有适合黄昏去打造一个王朝的地方——地球仪上还没有南北美洲。

只有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部分区域。

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都还没发现。

黄昏现在也没空去干这事。

所以朱棣今夜才恍然醒悟过来,于是有点矛盾,黄昏哪来的空间在大明之外建立一个照搬中原文明的王朝?

以前没觉得,是因为朱棣在打金帐汗国之前,没想过复制元朝的辉煌。

毕竟朱棣的观念被束缚了。

在他想来,既然是打下来的疆域,肯定要像对中南半岛一样,逐步加强掌控,并形成绝对的控制力,在掠夺该区域的为国内发展的同时,也要为该区域的百姓谋福祉。

这不矛盾。

国内为先,满足国内的同时,为外扩疆域提升生活水平,是加强该区域掌控力度的有力措施,也是一个千古君王应该做的事情。

不能涸泽而渔。

所以从一开始,朱棣就觉得大明不可能有元朝那么大的疆域,因为如此庞大的疆域,确实没办法治理,仅仅是为了维持统治,大明需要派出去的军队,就是一个海量的数字。

而维持这样庞大的军队,大明再有钱也撑不了一两年。

但是……

现在时代忽然就变了。

随着火器的发展,随着黄昏两万多铁骑就把金帐汗国打了个稀烂,朱棣忽然意识到,如果大明军队全部替换火器,那么要统治元朝这么大的疆域,其实也要不了多少人。

而大明现在人口暴增,是有可能建立一直统治元朝那么大的疆域的军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