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2章(1 / 2)

加入书签

之前倒是打过。

但那是朱棣作为燕王时统率的兵马,登基之后,这些兵马都有了很大的调动,比如在北方防线上,其实有不少是当初梅殷在淮安统率的那四十万兵马中的部分。

朱棣不好估计他们的战力。

黄昏很不想和朱高炽唱对台戏,毕竟大明不走偏的话,未来的大明是他们父子的,但此刻又不得不站出来维护自己的策略,反驳道:“阿鲁台想得到空城计,那么微臣敢问大皇子殿下一句,如果我们大军压境,面对一处可以攻破的鞑靼要塞,阿鲁台披甲出现在上面,我们会不会考虑到是阿鲁台来唱空城计?不会,因为他是鞑靼的灵魂,这样的灵魂人物,是不可能冒这样的险的,同理,陛下出现在北方重镇后,阿鲁台也会直觉的认为,大明不会冒这样的险,陛下身后,肯定是有绝对兵力拱卫。”

这是常理。

空城计不是那么好用的,历史上用空城计的人不少,曹老板就用过,但出名的还是诸葛亮,不过那是演义,考据历史发现,诸葛亮根本没用过空城计。

现在这个局势下,朱棣依然掌控着大好局势,阿鲁台打死也想不到,在如此局势下,朱棣会使用最险的空城计。

所以,此计绝对可行。

若是不可行……

黄昏也认了。

因为当下的大明,其实已经走偏了——永乐二年,哪来的平叛,哪来的鞑靼入侵啊,连安南之乱,也要等到永乐四年。

当下大明,已经被自己的翅膀扇出了蝴蝶效应。

朱棣闻言点头,“确实是这个理。”

他颇为意动。

五军都督府和郁新、古朴急声道:“陛下三思。”

朱棣笑着挥手,“莫急,再商讨。”

黄昏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陛下去了北方三大重镇后,虽然兵力上不占优,但也不吃亏,且有陛下御驾亲征之光辉,边军士卒必将勇猛杀敌,以一当十,要退鞑靼,不难,退一万步,我是说万一,万一苍天无眼,北方防线告急,我们就可以抽调备倭兵来支援,福建这边,用少量兵力掣肘就行。”

最后顿了下,“这不还有大皇子殿下坐镇京畿么?”

言下之意,朱棣死了,你朱高炽登基啊。

此话一出,御书房内一片死寂。

朱棣铁青着脸看着黄昏,眼神凶狠,朱高炽啪的一下跪在了地上,姚广孝也是摇头苦笑,其他人更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黄昏作死啊!

哪有还没出师就先唱衰的。

黄昏一点也不急,慢条斯理的看着朱棣,一点也不畏惧他凶狠的眼神,理所当然的道:“我敢说这种话,正是出于对陛下的信服,陛下一生征战沙场,何等的英武,岂会被区区鞑靼所破,陛下您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吗,陛下您是觉得自己没有了当年雄风,没办法率领我大明好儿郎大破阿鲁台吗,区区鞑靼,何足惧哉。”

这话……

简直不要命。

然而……

朱棣是钢铁直男啊。

钢铁直男的秉性是什么——绝对不容许尊严受到挑衅。

闻言眉头一挑,大笑道:“有理。”

我朱棣征战沙场一生,除了在靖难吃了点亏,和北方那群人打仗,哪一次不是大获全胜,这一次就算老子不带一兵一马去北方,有边军在,一样打得阿鲁台找不着北。

守?

不存在的。

老子要出关打他!

当然,这是朱棣此刻的内心决定,不能给臣子说,因为这个局势就不适合主动出兵,说了的话又是给自己找麻烦,但是到了大同那边,出不出兵还不是老子朱棣说了算?

臣子们鞭长莫及,想劝也无法。

打他龟儿子!

不能两线作战?

笑话。

我朱棣就要让世人看看,我不仅要平叛梅殷,我还要御驾亲征,悬挂阿鲁台首级于皇旗之下凯旋而归,打仗,我朱棣就没怕过!

朕意已决。

去北方,去魂牵梦绕的沙场,去我朱棣想回到的地方。

不是守国门。

是御驾亲征。

两线开战!

朱棣展现出他身为千古帝王前十该有的果断。

旨意连下。

五军都督府统辖的京营地方卫所很京城卫所,抽调能抽调的兵力,全部增援福建,天子亲卫,除必要兵力留下拱卫京畿,分一半去往福建,其余的跟随朱棣去往北方。

京营卫所的兵力,由朱高煦统率,泰宁侯陈珪为副将。

天子亲卫去往福建的,由武安侯郑亨统率,同安侯火真、徐辉祖为副将。

徐辉祖和朱能麾下的藩王兵力,由朱能统率,保定侯孟善为副将。

当然,出动的不止这些人。

靖难功臣中封侯封伯的,一小半被调去平叛。

阵容磅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