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5章(1 / 2)

加入书签

回城的时候,于彦良发现有尾巴。

黄昏心知肚明。

北镇抚司的人——纪纲和庞瑛提防着自己,也暗暗侥幸,万幸没拿到证据,要不然纪纲和庞瑛又要兵行险着,只有于彦良一个人保护,黄昏不一定能安全回城。

出乎意料的是,那条尾巴竟然主动追上前行礼。

黄昏知道事情有变,问道:“你究竟是谁的人?”

那人笑道:“大监的。”

如今应天,只有一个内官监大监——郑和。

黄昏笑了,“下次能不能别搞得这么神秘,我差点以为你是锦衣卫的谍子,大监让你监视着这边,他是不是来过?”

那人点头,“在你返回应天那天,大监吩咐小的来这里守着,如果你来,就让小的转达,东西他已经取走了,至于是否给你,大监说他还要考量。”

动庞瑛,意味着也是针对纪纲。

郑和得站在朱棣的角度多思考。

他是朱棣的臣子。

黄昏理解,对那人道:“这个地方没有什么了,你去找大监复命罢,顺便转达他一句话,就说我会去拿东西,不论他给不给,我都会要!”

那人立即领命离去。

黄昏沉吟半晌,自言自语的说了句得早点肃清朝堂,如此朱棣才会真正的放弃纪纲和庞瑛,朝堂一日不清宁,纪纲和庞瑛对朱棣就很重要。

大明盛世,也需要一个安稳的朝堂局势,君臣同心才能打造未来。

于彦良在一旁问道:“你区区一个百户,凭什么和高高在上的都指挥使斗,就是庞瑛身为镇抚使,也不是你能轻易扳倒的。”

黄昏笑着看向他,意味深长的说这句话你那个侄儿于谦可不会苟同。

于彦良听的一头雾水。

黄昏这话,搞的他好像很了解侄儿于谦一样。

回城。

发现吴与弼和婶儿两人眉开眼笑站在门口等他,一问才得知,方才官府来人,通知黄昏被擢升为南镇抚司副千户,且送来锦衣千户的衣服和腰牌。

终于……高升了!

立储启端

锦衣卫副千户,官职从六品。

看起来很高。

实际上……正儿八经的从六品朝臣都是渣渣,何况锦衣卫的从六品。

在锦衣卫中被朝中大员重视的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

锦衣卫的官职不少,都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二人,正四品;镇抚使二人,从四品。

就这么几个。

另有还有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这些人一般在地方。

至于小地方的百户所,亦是渣渣。

黄昏这个副千户,更没有说服力。

挂职而已。

何况锦衣卫除了南镇抚司,都被纪纲一手遮天,黄昏做不到镇抚使,别想左右锦衣卫,朱棣给他这个升迁,安抚意味更大。

黄昏可不管这些,官是一步一步升的,慢慢来就行。

就怕原地不动。

饭后,把于彦良喊到院子里,两人坐下之后扇着蒲扇,谁也没开口说话,约莫小半个时辰后,于彦良终于忍不住了,“你叫我有什么事?”

黄昏恍然惊醒,干笑了两声,说不好意思,想到其他事情去了。

他在想搞工业的事情。

已经入夜,天色昏暗,黄昏不自觉的想起了电灯。

要发电。

要出海,只靠大明的无敌舰队,似乎差了点意思,得有蒸汽轮船。

明朝中晚期资本主义已经萌芽,随着自己穿越而来,资本主义萌芽会更早,如果这时候自己研发出蒸汽机——那就代表着工业革命的兴起。

蒸汽机有点难,好在知道大方向。

任重道远。

收回心思,对于彦良说道:“有件事我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我就说说,你要是不愿意就算了,毕竟这件事你的身份有点敏感,而且刚长途跋涉来到应天。”

于彦良叹了口气,“我去。”

黄昏:“……”

我都还没说。

于彦良苦笑道:“你不就是让我去追上杜金明,通知南镇抚司镇抚使赛哈智,让他顺便去福建兴化府把姚楚山秘密捉回来么?”

又道:“杜金明上午离开的应天,我最多日就能追上。”

黄昏点头,“那行,明日你一早出门。”

于彦良起身,走了几步,忽然回头问道:“如果我去告诉纪纲,你和明教有关系,你说他会不会将你捉入诏狱?”

黄昏笑眯眯的,一句话彻底让于彦良放下心来,“你以为陛下让我去福建干什么?”

言下之意,这是陛下的意思。

于彦良长叹一口气。

得了,认命吧,黄昏这样的人,有天子宠信,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不触及天子逆鳞,纪纲也扳不倒他,这人注定将耀于朝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