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1 / 2)

加入书签

但这笑容落在众人眼里,怎么看都是皮笑肉不笑。

大家也理解。

毕竟刚才差一点就成太监了,能真心笑起来才有鬼。

小宝庆切了一句,“你就骗我嘛。”

黄昏指天画地,诚意拳拳的说公主殿下你别急,等我功名再大一些,官职再高一些,或者等你再长大一点,就可以随时出宫来找我玩了。

马三保咳嗽一声,“我觉得吧,你长得不丑。”

黄昏:“啊?”

这话说的,感觉有点人参公鸡。

马三保没好气的道:“虽然你长的不丑,不过想的太美,公主殿下也是你可以觊觎的?”

黄昏:“???”

我擦……老子真没想过当驸马啊。

小宝庆才七八岁啊。

我没有那么丧心病狂啊。

出师不利

黄昏心有余悸。

他做梦也没想到,目前为止遇到最大的危机,不是什么建文旧臣,也不是永乐朱棣带来的,而是一个七八岁的小萝莉。

关键是有马三保为虎作伥。

对这个人,黄昏是打心眼里恨不起来。

黄昏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大是大非之前还是分得清。

大我总在小我之前。

和马三保聊了几句,便要忽悠他带着小宝庆回宫,小宝庆一脸不爽的说我出来没半天,才不要回去呢,嫂子眼里只有皇兄,根本看不见我嘛,天天吃狗粮,腻死我了。

众皆莞尔。

你就知足了吧,你爹生下来一大堆公主,朱棣登基后,你的待遇最好。

让徐皇后带着……

这待遇连朱棣的几个女儿都没有。

马三保问了句,你在这个琉璃工坊打算做什么。

黄昏理所当然的怼回去,“你们这些深宫大院不愁吃喝的大老爷哪知我等下层人民的辛苦,还能做什么,当然是创业赚钱啊。”

马三保颇感兴趣,“你不是要做那什么沐浴露么,怎的又来做琉璃了。”

黄昏笑着说了几句。

马三保有些吃惊,“琉璃也能耐高温?”

黄昏呵呵忽悠了过去。

得,这一大堆人在这里,自己也别想安心搞工业了,让马三保等人先一边凉快,黄昏去给老李交待了几句,尤其是关于硼砂配比方面,要求一定要胆大心细。

老李拍着胸口保证。

黄昏这才放心的带着大群人马回城。

被小恶魔折腾了一下午,几乎临近傍晚,马三保才带着她归去,临行之前小宝庆频频叮嘱,说你搞快些啊,要是我等不耐烦了,下次再出来,皇兄可救不了你。

黄昏一脸黑线。

对也要回城的狗儿太监说,你回去转告陛下,让他管好小宝庆,我可不想莫名其妙的成了公公,我还没娶妻生子呢。

狗儿笑着说一定帮你转达。

他当然不想黄昏也进内侍,有黄昏的话,他这辈子也别想出头了。

琉璃工坊那边暂时交给老李。

黄昏打算将香皂的量产工坊在琉璃工坊旁边建立起来:是时候扩大市场了。

反正钱是够的。

可建工坊需要地皮、人工。

人简单。

大明天下最不差的就是廉价劳动力,但地皮真不好拿,钟山下那一带的田地都属于某位皇亲国戚的,仔细一打听,巧了,地主竟是驸马王宁。

朱棣登基之后,王宁“靖难”有功,在应天城外赏了一大片良田给他。

黄昏一想不行啊。

这个地不敢找王宁去买,这位驸马是支持朱高煦的,和他接触过多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被朱棣认为自己在支持朱高煦争储。

那就在琉璃工坊后面钟山向阳面建。

这得去找官府。

钟山属于江宁县辖境,第二日黄昏起了个大早,带着一应材料到了江宁县衙——江宁县属于上县,知县也算京官。

关键是这为县大爷顾佐底子很硬。

建文二年的进士,中第之后被放到庄浪当知县,按照规矩来说,一般得三年之后才有升迁机会,但这位同进士刚正,看透了藩王割据的危害,上了封折子痛斥数位藩王,言辞激昂,把那几位藩王骂了个狗血淋头。

建文看了之后龙心大悦,恰好江宁县知县抱恙请归。

朱允炆大手一挥,顾佐走马江宁。

倒也是巧,朱棣登基之后,听说这件事后,找到那封折子一看,哟,顾佐这封折子骂了代王几个兄弟,骂得够狠,但对我朱棣言辞温和了许多啊。

不错不错。

且顾佐为官清廉刚正,口风极好。

索性就让他留任了。

而且近来朱棣频频赞溢江宁县,估摸着顾佐也要升官了。

所以说,刚正也有刚正的好处。

但也有不讨喜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