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9章(1 / 2)

加入书签

开海确实让泉州百姓获利,但真正壮大发家的往往都是一小撮人。

泉州陈家便是如此。

陈家是当地大族,趁着开海之风,赚得盆满钵满,成为海商的领头人。

陈家家主的弟弟叫陈洪进,昔年闽国内乱,朱文进、连重遇在福州刺杀闽帝王延羲,朱文进并自立为闽主。陈洪进追随泉州留从效、董思安、张汉思等人反抗朱、连一党,并被殷帝王延政任命为都指挥使,在清源军有一定地位。

当初留家便是在陈家的支持下,开海顺利。

可回头看来,小小的陈洪进现在已经掌控了清源军的部分军权以及海商的贸易主导权,形成了一股可以与之抗衡的力量。

留从效自问以他的威望可以镇服陈洪进,可一旦中原掺合其中,这情况就不一样了。

陈家目前并没有展露野心,留从效也不愿清源军陷入内乱。

显而易见的是他们最不愿意与中原开战为敌。

商人和气生财,一旦开战,陈家的利益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其中的关键留绍基还未看透。

留从效却心知肚明,中原真要攻打泉漳,陈家降得比谁都快。

陈家一降,这仗就没得打。

留从效看着面前的养子,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从家族利益而言,现在献土归顺中原方才最符合留氏前途,可泉漳二州是他的心血。

十数年前沐雨栉风,换来今日成就,想要放弃,谈何容易?

……

另外一方,曹彬的信很快就传到了吴越,传到了钱弘俶的手中。

这位吴越王看着手上的信,小心肝都要跳了出来。

借、借道?

这是真借道?还是假借道?

假道伐虢的历史典故,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钱弘俶思前想后,也不知如何决断,说道:“来人,将二哥、十郎,鲍相、沈相,陈侍郎、罗侍郎请来……”

他本就有些优柔寡断,在这种关乎吴越家国大事的问题上,更加不敢擅自做主,让人将钱弘亿、钱弘儇、鲍修让、沈虎子、陈彦禧、罗晟叫来一并商议此事。

“呃……”

他顿了一顿,补充道:“将沈辅相也叫来吧。”

想了一想,钱弘俶还是觉得要将沈念叫来一并商议。

这家伙虽说脑子不灵光,好说歹说也帮了自己的大忙。

如果不是那句掷地有声的“臣不敢”,保不准他就给伍乔那混蛋忽悠了,真的应了李弘冀的号召。

想想孟玄喆、李弘冀的下场,钱弘俶便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不多时,吴越的核心官员聚在了一处。

钱弘俶将曹彬的信传阅下去。

见信中借道的请求,吴越诸多大臣,人人变色,心中尽皆惶恐。

如钱弘俶初看信的心情一样,这是真借道?还是假借道?

唯独沈念古井不波,心态平和。

钱弘俶见人皆无言,问道:“诸位如何看待曹彬此信?”

钱弘儇神色黯淡,说道:“中原以得建州闽地,从沙溪一样可入清源,根本无须借道我境。此只怕是假道伐虢,表面是为清源,实际上是想取我吴越。”

吴越终究是钱家五十余年心血,想到吴越将亡,不免黯然。

鲍修让强作镇定,说道:“也未必如此,从福州而下,路途平坦一些,未必真就向着我吴越来的。”

沈念一脸奇怪说道:“此事有何可议?难不成大王能拒绝曹彬所求?”

钱弘俶瞬间有一股将他叉出去的冲动,后悔将他叫来议事了。

可细细一想,钱弘俶又觉得有道理。

自己真敢拒绝曹彬的要求?

不敢!

既然不敢,那有什么好商议的?

沈念没有说“敢”,而是用了一个“能”字,已经给自己面子了。

钱弘俶想着此次中原南下吴越军的“优秀”表现,放弃了一切抵抗,道:“辅相此话说的,孤叫你们来,哪里是商讨让不让中原入境?我吴越世代礼遇中原,借道与中原又如何?孤召你们前来是为了善意如何配合中原攻取泉漳,是为了筹备粮饷以供中原征伐。”

吴越纳土

钱弘俶已经放弃一切抵抗了。

爱来就来,反正我就躺着。

上,咱受着;不上,偷着乐。

打是打不过的。

此时此刻的钱弘俶心底还是存着一丝丝的侥幸。

钱弘俶并无多大的野心,但吴越之地,钱家经营多年,在这里还有钱家宗庙。

钱弘俶实在不愿见到钱家多年心血毁于一旦。

沈虎子看着不准备抵抗的钱弘俶,长叹地说了一句:“不怕清源抵抗,就怕清源不抵抗。”

沈虎子现在很是纠结,相比沈念这种完全不敢与中原为敌的官员,他是有心守护吴越社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