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2章(1 / 2)

加入书签

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他不愿意干。

符皇后继续说道:“本宫以为,就罗统军所立之功,便是让我儿亲临亦不为过。只是我儿年幼,当不得大任。便由你等以及朝中所有五品以上官员,一并出城迎接。”

范质瞬间变色。

赵匡胤脸色也跟着阴沉。

这让他们以及五品级别以上的官员迎接,那是何等的殊荣。

对于罗幼度的威势提升又是何其之大!

“圣人不可!”

四个字,想也没想,范质脱口而出。

符皇后凤眉一挑,说道:“有何不可?”

范质面色严峻,看着眼前极有主见的符皇后,知道不能如此下去了。

面前妇人根本不懂政治,更加不懂治国,就知道凭借喜好,用人唯亲。

范质说道:“圣人,罗统军为国效力,收复失地,确实值得庆贺。但大军取胜,非他一人之功。将士用命,后勤调度,还有四方守边大将居中配合。满朝文武皆有其功,如此隆重对待一人,太不恰当。”

“臣以为,安排一宰相亲自率领礼部官员迎接足见重视。”

“让满朝五品以上文武将官出城迎接,即便是淮南大胜归来之陛下亦无此待遇。罗统军,恐怕受之不起,也会让朝堂上下心生不满,对圣人名望不利。”

符皇后说道:“如何不利?”

范质毫不迟疑地说道:“会为圣人过于偏颇,对于亲人过分重视。”

范质此话不可谓不重的,但他半点都不觉得自己过分。

甚至觉得很委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因为他是当朝首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怎能屈尊出城去迎接在自己之下的罗幼度?

符皇后的态度,也让范质觉得委屈。

符皇后居然公然质疑他的安排。

他是一个忠臣,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周,没有一点私心。

外戚势大,理所当然要压制。

至于排挤王著。

当宰相是什么职位?

宰相总揽政务,上对君王下对黎明的国之重职,难道还让一个酒鬼来当宰相?

皇帝卧病在床,皇后一介妇人,国家的重担,同样需要他扛起来。

垂拱而治才清平的世道应当出现的局面。

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东西?需要什么主见?为了黎庶万民,乖乖听话不就好了?

符皇后没有理会范质的话,也不见喜怒,而是看向了其他人,说道:“你们几位有何意见?”

震怒惊恐

范质见符皇后居然没理会自己,暗自恼怒,想着得让上首的这位大周皇后见识一下自己的力量。

赵匡胤的加盟,让他着实飘了,暗暗将自己视为霍光、诸葛亮类似的人物。

他确实没有不臣之心,但想的却是一手遮天,以一人之力,扶大厦之将倾。

不过不等他人表态,韩通水牛大的眼睛就不客气地瞪着范质,毫不犹豫地说道:“罗统军打了契丹,收复了失地,去迎接他咋的啦。哪有那么弯弯绕绕的,圣人,我愿意去,没有意见。”

他看不惯范质顶撞符皇后,若不是现在文人地位提升。

换做以往,范质敢这么说话,韩通就算不动手,国骂也儒雅的说出口了。

范质看都不看这武夫一眼。

王溥道:“臣亦觉得不必劳师动众。”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并不想介入太深。

他不能像范质那样得罪符皇后,更不能因为这点事情暴露真实意图,满脑子就是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然他也不太想看到罗幼度过于风光,这样他自身的地位价值就显现不出来了。

魏仁浦道:“臣赞同圣人之意,此次获胜不比以往,理应重视。如此对于以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余下几州大有利处。”

魏仁浦知道范质有心打压罗幼度以避免外戚壮大,但他并不认同此观点,此刻也是有一说一,并不顾老友颜面。

他们共事多年,在行政上也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两人也常因意见不合而争论,但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两人君子之争,从未影响两人的友情。

魏仁浦也没在意。

范质眼中却闪过一丝怒意,拿定主意,只要此间事了,便要将魏仁浦贬黜出朝堂,留在身旁太误事了。

三宰相与韩通都发表了看法,接下来就只剩赵匡胤了。

赵匡胤答案没有任何悬念,说道:“圣人,此次大战得胜,末将以为官家之调度安排才是取胜关键。归功于罗统军,有失公允。”

不管是不是范质一伙的,他都不愿意再见到罗幼度威势更进一步了。

本来就难对付,再来一个文武百官迎候,放眼大周,谁还能与之相比?

韩通最近跟张令铎斗得厉害,但他清楚,一个张令铎没有那么大能耐,赵匡胤在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