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节(2 / 4)

加入书签

小心,他们的使节被扣,他们也许想干同样的事,谁过去,都有危险。”

她身后的杜方说:“找个认识太上皇的,我带他过去看看。”孤独客也斯文地说:“我也去吧。”

柴瑞开口道:“你们不要独行,让勇胜军弩兵掩护。”

凌欣想了想,点头说:“这样,杜叔,大侠,你们带上几个人,都穿上文官朝服。”

杜方笑着说:“文官?!姐儿,你杜叔这辈子真没白过了。”孤独客却很清高地没言声。

关山庄主马上说:“别忘了我!扮个文官?千载难逢呀!”

那个让人记不住脸的人说:“我也去看看戏……”

凌欣看了几个人说:“还要有个能射箭的!”

张杰笑了:“姑娘,我可是咱们周朝的第一神射呢!”

凌欣对他点头:“好,你们这么干……”她说了安排。

几个人点头,张杰大声说:“我们走!”领着与杜方关庄主几个人下了城。

不多时,一大队持着弓弩藤牌,背着大袋子箭矢的兵士,护着四个穿着红色文官朝服的人出了城门,向戎营方向走去。

城墙上,贺云鸿遥遥见此情景,心头触动,热泪盈眶,几乎哽咽。

北朝本来就是准备用处死老皇帝作为砝码,要周朝投降,而且,根据情报,皇帝会从东门逃跑,此时以为这些人来,不是请降就是议和,自然等着他们接近了铁骑阵前的高台。

城上的马光远远地见了戎兵的动静,大声喊道:“示警!”一只烟花他旁边升空。

果然,北朝的骑兵分出一队兵士,直朝着这一小队人骑了过来,挥刀就砍,看来要结果那些护送着文官的兵士们。

那队兵士们马上围成了个圆圈,半数兵士藤牌向外,其余兵士平伸出弓弩,一阵平射,他们前面的骑兵后退了片刻。接着,几个“文官”踩着兵士的肩头跳了出来。他们一身红衣,格外扎眼,挥舞着刀剑,飞速往高台杀去。

这种突发的情景让戎兵们怔然了片刻,才驱动铁骑,阵型变动,阻断了那几个人通往高台的道路,可是这几个人接近刑台时,一个人大喊:“撤!”却是张杰。几个“文官”相互掩护着,退回到了藤牌围住的小圈中。戎兵认为周朝的劫人计划失败了,就没有马上砍杀老皇帝。骑兵铁骑在小圈外转着跑,被弩箭射得无法接近,只等着这些人箭尽之时,再冲过去。

城上马光又大喊:“预备!”

几乎是同时,被戎兵铁骑环绕中的藤牌圈儿里升起了一支烟花……

马光得到了证实,在城上喊:“是太上皇,出城!”嘹亮的号角声响彻北城。

听见号角声,贺云鸿眼泪干了,他觉得风变得更加刺骨,连阳光都被冻得失去了光华。

柴瑞转身往下走,凌欣等人都跟着他。到了城门下,有人给柴瑞牵过来了一匹马,正是那时柴瑞出山后,韩长庚给的他那匹黄骠马。柴瑞翻身上马,金色的大氅随风微微飘动,仿佛金人金马一般。

凌欣与众人都相继上马挽缰,等待出城。

下城

随着号角声,北部城墙中的三个城门同时冲出了人群。只是中门出来了一大片打着黄色龙旗的太监打扮的人,还有乐队,拼命敲打着锣鼓,吹着笙箫,在对面铁骑的阵仗前,显得很不对劲儿,远处的骑兵们发出哄笑——这帮周朝的人为了装假,也太用力了吧!

北面城墙东西两门的人更靠谱。兵士们一出城门,就开始飞跑,像是等不及要迎上敌兵。可是队伍的成分显得杂乱,有的举着藤牌,有的拿着弩,还有的推着小车!小车前是三角形的挡板,车子里堆了东西。而且跑在前面的军士们多背着包裹,有人背上绑着许多杆长枪,显得特别累赘!队伍中间的人们,也没有像常规军队那样成队行走,而是结成小群地跑着。队伍的最后,是板车,上面堆着高高的物件,明显要慢些,三四个兵士连拉带推,追着前面的队伍。

针对周朝三支队伍的不同状况,北朝的骑兵从两翼首先发动,马蹄隆隆,冲向了周朝的军队。

面对着越来越近的铁骑,周朝兵士们没有减速,反而加速迎上。有些人举起竹管,向马队发射二踢脚。近千爆竹同时炸开,平原上立时硝烟点点,许多马匹受惊,胡乱奔跑,一下子,骑兵冲锋的速度减缓了一些。可接着,北朝骑兵后方响起长久的号音,指示骑兵加快冲锋,后方大队骑兵跟进,准备一举冲垮周朝的队伍。

从城上看,对方的骑兵如潮般汹涌而来,马蹄声如涛击岸,势不可挡。周朝的步兵们还不要命般地往前跑,城上的人们一片惊呼。

两军离得越来越近,北朝的骑兵达到了全速,就要杀入周朝的步兵中,在两边相距不过几丈时,周朝军士突然转身往回跑了。在开始的那个瞬间,骑兵们都觉得很熟悉——前面的几次交锋都是如此,周人无法抵抗骑兵,只能逃跑……接着他们就看到了面前退去的周朝兵士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尖锥样的东西,往回跑的兵士们,有的停下来,手忙脚乱地将一抱枪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